在乌兰察布这块土地上,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,大窑文化、细石器文化、新石器文化书写了乌兰察布悠久的文化脉络;石虎山后冈一期文化、仰韶文化王墓山类型、庙子沟文化、老虎山文化和裕民文化,万里茶道、长城等历史遗存更彰显了乌兰察布积淀千年的历史华章;集宁战役纪念园、凉城绥蒙革命纪念园、察右中旗绥中抗战遗址、察右后旗红格尔图战役遗址铸就了乌兰察布红色基因;神州家园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,草原母亲都贵玛,民族大爱,铸就历史丰碑。
农牧交错的地域文化,造就了多元一体、又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。服装服饰、歌舞饮食、特色鲜明,二人台、走西口等地域文化尤其独特。 乌兰察布市传统文化意蕴深厚,其形式和内容也很丰富。较具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有:丰镇隆盛庄秧歌(俗称六月二十四庙会)、柏宝庄四脚龙、卓资九曲黄河(俗称转九曲)、商都等地的门楼调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二人台等。
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,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气候清爽宜人。乌兰察布最具潜力的优势是生态资源。乌兰察布是京津冀地区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生态防线,林草覆盖率达到76.3%,气候宜人,年平均气温4.3℃,夏季气温只有18.8℃,空气清新,中心城区年空气优良天数310天,被誉为“中国草原避暑之都”。草原类型丰富多样,有火山草原、戈壁草原、高山草甸草原、森林灌丛草原、干旱半干旱草原。此外火山岩地貌、森林公园、历史遗迹、湖泊、生态公园等景观资源皆蔚为可观。
乌兰察布先后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“中国马铃薯之都”、“中国燕麦之都”和“中国草原酸奶之都”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首位,鲜薯销售遍及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20多个省市和俄罗斯、蒙古、韩国、马来西亚等国家,“乌兰察布马铃薯”荣获“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”和“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”,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。乌兰察布市是全国四大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之一,“察右中旗红胡萝卜”、“商都西芹”、“化德大白菜”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。